艰辛的历程 卓著的成就

永利皇宫棋牌2023最新版本:艰辛的历程 卓著的成就

发送询盘
产品详情

  全国地震科技工作会议于8月2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地震科技事业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大会。回首中国地震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地震科技工作者多年来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挫折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在创新中发展。每当重大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刻,中国地震科技队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怕牺牲、吃苦耐劳,奋力拼搏,逐步夯实了地震科技基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展望未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防震减灾工作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地震科技事业任重而道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顺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地震科技事业随之起步。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中国历史地震基本面貌,地震科技工作者先后编制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烈度表》和《中国地震目录》。同时,鉴于工程建设对地震烈度区划的迫切需求,编制出版了第一代《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其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需要,又陆续建成了由24个台站组成的全国地震基本台网,由8个台站组成了全国地磁基本台网,开始了地震科技事业艰难的创业。1956年,“中国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防御研究”列入了国家《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先后发生6.8级和7.2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3次亲赴灾区考察灾情、慰问群众,并提出“我们应当发扬独创精神来努力突破科学难题”、“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的希望和要求。来自全国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纷纷奔赴地震现场,开始向地震预报这个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冲锋。在邢台地震现场,中国第一个多学科联合作战、专群结合的综合性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形成。与此同时,为确保连续、及时掌握京、津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开展地震速报工作,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使中国成为全球最早设立遥测地震台网的国家之一。

  邢台地震后,中国强震频发,短短10年内发生了9次7级以上强震。1970年1月云南通海7.8级地震后,周恩来作出了“地震是有前兆的,可以预测的,可以预防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和“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的指示。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地震局于1971年8月正式成立,并在短期内调整、组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工作机构和以地震科研为核心任务的研究所,中国地震科技专业队伍由此诞生。

  这支年轻的专业队伍,凭借满腔的热忱和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利用土洋结合的简陋仪器设备,通过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形成了长、中、短、临相结合的渐进式地震预报思路,并于1975年2月成功地预报了辽宁海城7.3级强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具有科学意义和减灾实效的大震预报,为国际所公认。

  然而,当人们还沉浸在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中时,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中国人民遭受了20世纪全球最惨烈的地震劫难。其后,中国强震进入了连续十多年的“平静”期,但地震科技工作者内心却无法获得真正的平静,唐山地震之痛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对于地震科技工作者而言,地震就是命令,地震发生时,在其他人撤离危险区的时候,他们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冲入救灾前线,即便从事研究工作,也可能随时遇到风险。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广大地震科技人员安于清贫、甘于寂寞,在崎岖艰难的地震科学之路上不畏劳苦、奋力攀登,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取得脚踏实地的成果。

  在随后的十几年,开展了对大地震的系统总结,出版了《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一九七五年海城地震》和《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等专著;开展了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清理攻关研究,对10个学科的观测仪器与观测条件、各学科方法的预报效能等作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开展了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研究,系统总结了各学科的地震前兆识别、判据和指标,并编写了《中国地震分析预报指南》;重新审视了地震危险性和危险区,编制出版了第二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先后建成了20多个遥测台网和全国大地震速报台网,并通过中美合作建成了现代化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当时,为了建设这些地震观测站网,地震科技工作者在荒山野岭风餐露宿、与狼共舞,几乎成为一种常态。在全国各地有许多边远地震台站,设施很差,交通和通信不便,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中国地震监测台网,正因有了这样一批默默奉献的人,才得以建立和发展。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澜沧和耿马连续发生了7.6级和7.2级强烈地震。由于当时的科技落后和应急救援准备不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后,经不断总结和反思,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形成了地震综合防御的工作思路,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4个环节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为以后三大工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适应抗震设防发展的新要求,1992年颁发了我国第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对地震应急预案作出规定。这些科技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中国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正式实施,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重要任务,地震科技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日益明确。“九五”期间,通过实施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如“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和地震前兆台站(网)技术改造”、“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等项目,使我国地震监测系统全面步入了数字化的时代。“十五”期间,通过实施“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国地震监测系统迈向网络化时代,全面提升了地震监测能力和水平。

  2001年,随着我国《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发布,完成了中国地震区划由地震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表述的转化,作为国家标准为各地区确定地震动参数和抗震设防要求提供权威根据。2000年,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建立了具有高新技术支撑的抗震救灾指挥系统,并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使我国地震紧急救援工作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在国内外重大地震救援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以地震系统科研院所、测量和工程中心、省级地震机构为主体,集科研、开发、应用为一体的地震科技专业队伍;在国家有关部门、中科院、高等院校以及有关企业等活跃着一批从事地震科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国的市县地震队伍和群测群防队伍一直活跃在地震科技工作第一线,他们是地震科技创新和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众多杰出科学家,特别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在地震科技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地震科技人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中国地震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截止到2006年,中国地震局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8 项,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也获得了19项与地震科技相关的国家级奖励成果。地震科技在支撑和引领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提供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震监测能力明显改善。自1966年在北京建立了全球第一个遥测地震台网后,经过40多年来的发展,建立了由150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台网,由678个台站组成的31个区域地震台网,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数字化、网络化地震监测网络,使得我国90%以上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提高到3.0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监测能力可达到2.0级;同时还建成由1160个固定自由场强震动观测台、310个大城市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台构成的强震动台网;建立了由22个基准台、1500个区域流动观测站点构成的中国重力台网;由28个基准台、58个基本台和800个区域流动站点构成的中国地磁台网;由110个固定台站和1500个区域流动观测站点构成的地壳形变台网;由97个台站构成的地电台网;由177个固定台站和流动点构成的地下流体台网等,为地震科学研究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观测资料,并通过地震科学数据中心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我国的地震观测技术和仪器装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满足我国台网建设需求的同时,还相继援建了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的地震台网。

  地震预测水平逐步提高。在短临预测方面,坚持地震预测实践,积累了40多年的资料,在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形成了以统计为基础的经验性预测理论体系,初步探索了地震孕育的理论,在国际地震科学舞台上独树一帜;在中长期预测方面,从板块运动、块体运动与变形、深浅构造关系3个层次入手,通过断层分段、滑动速率、古地震、历史地震、现代地壳运动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观测和研究,揭示了活动地块的运动变形对强震的控制作用,发展了有物理意义的中长期预测方法。通过40多年不懈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初步形成,实现了20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在国际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国独有的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制度,成为分析研究地震大形势和地震活动趋势、判定年度重点地震危险区的重要举措。

  地震震灾预防技术全面推广。地震区划理论和方法进步显著,由简单的“地震重复”、“百年尺度的地震预测”发展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地震区划水平更为科学合理,并先后编制了4代全国地震区划图,为国土利用规划和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在解决工程建设抗震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为核电工程、新型复杂结构,超高建筑、海洋工程等提供设计地震动参数。震害预测、城市活断层探测技术不断发展,为建设工程的抗震加固和城市规划提供依据。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需求,建设、水工、铁路、公路、核电等相关行业积极开展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大跨、高柔等新型结构的抗震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并先后制定与修订了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和抗御地震能力逐步提高。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构建了全国一体化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能够在25分钟内给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结果和辅助决策意见,50分钟内全面进入指挥状态。发展了科学评估地震灾害损失的理论,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有效应对地震灾害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完善了科学实用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包括政府和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全国31个省级政府、11个相关部委、90%的市级政府、68%的县级政府和2300多个乡(镇)政府编制了预案。组建了精干高效、准军事化的地震现场队伍,2003年来对全国60余次地震开展了地震现场应急行动,有力地支持了灾区政府的抗震救灾工作。2001年成立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配备了高科技的搜救装备,并对国内2次、国外5次破坏性地震开展了紧急救援行动。目前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组建了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为国家社会安全提供科技支持。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我国地震速报能力、震后趋势判断能力、灾害损失快速评估能力明显增强,为政府科学、快速处置地震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对上海、武汉等60余个城市进行了地震小区划,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0余个大中城市开展了活断层探测,查明了城市活断层准确的空间位置、规模、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和工程措施,为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近100个城市开展了震害预测工作,在10多个城市先后建立了震害预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

发送询盘